我們在說批判性思維的時候,到底說的是什麼?

思辨X 賦能X 行動

批判性思維ABC,從科普到進階

c2985738025956afd3c709934d9e673b

郭兆凡

C計劃聯合創始人。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英國志奮領獎學金就讀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獲人類學碩士學位。

曾任職於投資銀行高盛集團,後轉入公益行業,先後從事過四川地震重建和教育創新研究。

曾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負責LIFE教育創新項目,深入了解中國教育改革的現狀,並認知到批判性思維在教育中的缺失和重要性。故赴美國學習批判性思維工具,在此基礎上進行大量研發,創立C計劃,致力於幫助人獨立思考,明智決策,改善人際關係,進而促進理性社會的發展。

2015年,我前往美國參加批判性思維協會的培訓。到場的美國老師們分享的幾個案例,很有意思。

一個幼兒園老師,播放了一段幼兒園小朋友做遊戲的錄音。一個布袋子裝着一些小玩具,兩個小朋友一組,一個伸手摸玩具,然後會說,我推斷這是一隻小豬,因為我摸到一個圓圓的鼻子。他說[I infer]——我推斷,而不是[I guess]——我猜測。

猜測可以是很隨意的。但推斷,就要提供證據,要在證據和自己的論斷之間建立合理的聯繫。這個小朋友的推斷便是——有圓圓的鼻子的更可能是小豬。

另一個小朋友則以旁觀者的身份描述他聽到的情況,然後談談他認為第一個小朋友的推斷是不是合理。

這個看似簡單的遊戲,其實是在培養四五歲孩子的批判性思維意識:重視證據,能夠在證據和結論之間建立聯繫,以及觀察和評論別人的觀點。

一個在大學教藝術的老師帶來另一個例子。以前,他的開學第一課,會講藝術的歷史、課程的總體規劃這樣的內容。接觸到批判性思維後,他的開學第一課大變模樣。

他從網上找了一些視頻和照片,比如有人拿着勺子,在大街上敲欄杆、地面、路燈。破銅爛鐵,卻發出奇妙的聲音和節奏。

還有一張雕塑的照片讓我印象很深。我們平常看到的雕塑,大都有個底座,上面托起的形象才是藝術作品。而這個老師展示給我們的,是地面上幾十個不同形象的小型人物雕塑,共同托起一個底座,底座之上則空無一物。

他給大家展示這些視頻、照片,期望學生們意識到一個重要的概念:藝術,要跳出既定的思維模式——要去質疑,只有樂器演奏出的才是音樂嗎?雕塑的底座本身,不能成為藝術品嗎?創造,是藝術的靈魂。而這,就是從批判性思維的質疑開始的。

還有個高中歷史老師,分享了他是如何講批判性思維融入學科中。想想我們的歷史課本,都是按照時間、知識點排列的。但現在你還能記得高中課本上的知識點嗎?

知識點當然重要,但這些知識點究竟是怎麼組織起來的?有什麼是我們日後即使忘了這些知識點,也能受用終身的能力呢?

比如在那個老師看來,學習在不同的歷史事件之間建立起因果關係,是歷史課的核心之一。比如,為什麼會發生二戰時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僅僅是因為出現了希特拉這個人物嗎?學生們可能還要研究的,是猶太人的文化和歷史、一戰對德國的影響、德國當時的文化、經濟、宗教狀況,等等。能夠跨時空的,在不同事件和因素間建立合理的因果聯繫,這是我們對一個複雜問題進行綜合判斷的基礎。

當然,融合批判性思維訓練的課,也不止一種教法。比如同樣是中學歷史課,延安大學武志宏教授也分享過的一個美國課堂的例子。

歷史課上,講二戰結束前,杜魯門總統下令在日本投兩顆原子彈。學生們需要分小組討論:如果你是杜魯門總統,希望結束戰爭,你會怎麼做決策呢?你會下令扔原子彈嗎?有沒有更好的方法?這時候,學生們為了提出其他的方案,需要學習如何搜集信息,逐一分析不同方法之間的利弊和可能的後果,最後綜合判斷作出決策。這個過程,培養的就是學生面對複雜情況時的決策能力。

徐賁老師在《明亮的對話》這本書里,也介紹了加州中小學教育體系。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融合在學校教育的始終,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比如說小學生要學會區分事實和觀點,判斷證據是否合適,識別基本的謬誤,提防宣傳;中學要能識別偏見,更複雜的謬誤,注重邏輯,進行基本的說理評估;中學高年級時,就要有能力評價公共文本,比如政府公告、政策等等。大學還要側重學習批判性閱讀和寫作。這是一個逐步進階的過程。

美國的這幾個教學案例,可能讓大家對批判性思維有了一個模糊的印象。那麼,到底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01

批判性思維是什麼?

互聯網時代,到處都是信息,但真假難辨。今天看篇微信文章,覺得有道理,明天看到個網易新聞,觀點不一樣,但好像也有道理。我們應該怎麼辨別信息的質量?怎麼樣形成自己的觀點?

再想想我們每天都要做大大小小的決策。要不要離婚、辭職,在野生動物園要不要停車開門,飛機延誤了要不要大吵大鬧?做決策的依據是什麼?決策是不是明智?我能不能推斷到它的後果?

大到公共決策,小到自我選擇——怎麼推動教育改革?怎麼減少社會暴力?怎麼改善夫妻關係?怎麼讓孩子脾氣性格更好些?

無論是鑑別信息、做決策、解決問題,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候依靠的是什麼呢?

是自己的感覺,既有的觀點和別人的意見。然後就不斷試錯,遇到新的問題再想辦法去解決,解決不了就自欺欺人、敷衍了事。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但事實上卻是不得不承受一些不堪的後果。

而批判性思維,則給我們提供一套思維上的工具方法,讓我們知道從何處入手,怎麼樣形成一個更明智的判斷。

批判性思維,西方叫critical thinking。

美國學者理查德保羅提出的定義,我覺得是比較清晰的。

他說,批判性思維就是對思維的再思考,[thinking of the thinking]。和它聯繫很緊密的兩個詞是:理性、獨立思考。是教我們先要認識自己的思維,分析、評估它,知道自己的思維能力處在什麼水平,然後不斷改善,提高思維的質量。

人的思維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人和人之間,思維的質量會有這麼大的差異?難道是DNA決定的?

其實回想我們開頭的幾個美國學校教育的例子,大家可能能感受到,不同的學校教育,會怎樣塑造我們的思維質量。同樣的,家庭教育、媒體、社會也都在塑造着我們的思維。我們以為自己是獨立的個體,但思維很可能並不獨立。

02

批判性思維的關鍵詞

批判性思維是對思維的再思考,它有3個關鍵詞:不懈質疑、多元意見和理性判斷。

這三個詞的提煉來源於武志宏教授的分享,也基於對西方批判性思維的研究。

1. 不懈質疑:不論對別人的觀點、還是自己的觀點,都要有質疑的意識。要認識和承認自己的局限性,對複雜的問題有好奇心和耐心。但不是為了質疑而質疑,也不是陷入懷疑主義,什麼都不相信了。質疑是為了更好的相信。

2. 多元意見:意識到很多問題是複雜的。以開放的心態,平等對待不同角度的觀點。對別人的觀點感興趣,而不只是想着要怎麼說服別人。不要覺得自己的觀點才是最優越的,但這也絕不是說一定要全盤接納別人的意見。

3. 理性判斷:理性,就是不被感情操縱,能經過深思熟慮,有理有據,做出明智的判斷。在理性判斷的基礎上,做出決策、解決問題、採取行動。

Critical thinking有不同的中文翻譯,批判性思維是最早和傳播最廣的翻譯,本身批和判與critical之間也有對應。

只是過去幾十年,中國社會對批判這個詞有很多誤解,以為批判就是否定。

香港教育評議會曾用過「明辨性思維」這個詞,後來也有翻譯為「審辯式思維」,有用辯論的辯,或者辨別的辨,其實大家說的都是英文的critical thinking。

用哪個翻譯,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它的內涵。

03

批判性思維的誤區

人們在談到批判性思維的時候,也常常會陷入幾個誤區。

1. 批判性思維,絕不等同於否定。從對彼此的質疑開始,全面了解多元的意見,最終依靠證據進行判斷,結果很有可能是贊同對方,否定了自己的原有觀點。所以否定絕不是目的,這個獨立思考、追求真理的過程才是更重要的。

2. 很多人覺得,提倡理性,就是否定了感性,甚至是冷漠無情。這其實也是陷入了二元思維的誤區。

例如山東疫苗事件之後,有文章說「別和我談什麼理性,我現在就是憤怒。」為什麼不能理性的憤怒呢?在憤怒的同時,依然去追問疫苗事件的原因,反映出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批判性思維倡導的理性,和感性絕不是矛盾的。

我們反而要思考的是,我們現在的感性,是不是被社會和輿論操縱的?當我們的理性在發展,思維水平在提高,我們的感性,是不是也變的更豐富、更穩定、更持久、更獨立?

當很多人都不敢去攙扶摔倒的老太太的時候,一個理性的人,反而可能更理解善的意義,能分析這個複雜的社會問題背後的因素,能推斷到可能的後果。即使真的被訛詐,他也會更有能力去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進一步採取積極的行動解決問題。

3. 批判性思維並不等同於邏輯。邏輯只是它的一個基本標準。批判性思維有比邏輯更豐富的內容。

4. 批判性思維和辯論,也沒有必然的聯繫。學習批判性思維的目的,並不是要贏得一場辯論。辯論是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其中一種方法而已。更多時候,我們不一定需要一個現實中的對手,我們可以和自己對話,甚至和一本書的作者虛擬的對話。

04

怎樣提升批判性思維?

下面就基於西方多年的研究,和C計劃進一步的研發,簡單談談批判性思維工具。

很多人可能並不習慣運用工具,但它的好處,是把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概念轉化成容易學習、可以操作的方法,讓[提高思維能力]這個很玄乎的事情變的有跡可循。

C計劃目前的基礎課程,有兩個最基本和核心的內容:理解思維謬誤,學習如何論證

1. 謬誤:

首先我們要意識到,人在思考的過程中,是常常會犯錯誤的。

很多人的觀點、決定背後,都存在思維上的錯誤。

批判性思維工具,就梳理出了近20種最常見的錯誤,一一命名。如果能避免這些錯誤,人的思維質量就能有所提高。

舉一個例子,很多人都有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維方式。例如覺得理性的人,肯定缺乏感性;不是朋友,就肯定是敵人;不跟着罵趙薇,就是不愛國。殊不知理性和感性是可以兼得的;朋友和敵人之間,還有很多種中間狀態;罵趙薇,既不等同於「愛國」,與「不愛國」也不對立。

這種二元思維,會限制人們的眼界和選擇,激化社會矛盾,讓人做出不明智的決定。

這聽起來可能簡單,但當我們面對複雜的問題和各種信息,能迅速、敏銳的識別出是不是存在非黑即白的謬誤,有效質疑,並找到解決方案——這一過程,是需要學習和練習的。

批判性思維的著作很多,對這些思維謬誤的介紹也很多。但大多介紹都比較簡單,很少和社會、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聯繫在一起,讓人似懂非懂。

C計劃團隊,投入大量精力,對這些謬誤進行詳細拆解,並將識別、破解之道設計成一些實用的原創小工具。

舉一個我們最近在線課程的例子。大家或許就可以看到學習這些小工具,對人的生活會帶來什麼改變。

我們上課學習的第一個思維謬誤,叫錯誤歸因。簡單說,人會面臨各種問題,要找到根本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去解決。但,因為很多人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不足,容易把錯誤原因當成正確的,次要原因當成主要的,表層原因當成深層的。

所以我們研發的工具,是將「結構化思維」這個概念更加顯性化,引入思維導圖,明確具體的分析步驟,結合討論、習題案例,讓夥伴們練習如何才能思考得更全面、更深入、更有邏輯。

比如我們課後留了作業題,其中一題是對[南方日報記者涉嫌強姦女實習生]進行全面歸因。這個事件曝出後,我們聽到了大量譴責受害者得聲音——女孩太傻,自身防範意識不夠等等。這樣的觀點,本來就存在」單因謬誤」的問題——將複雜問題簡單歸因於某一單一方面,或將次要原因視作主要原因。

這裏展示的,是一個參加課程的夥伴,運用我們分享的工具所做的樹狀分析圖。

697b11711ab6f78a0e96e837ef69211a

而我們的課程,除了給大家這樣一些具體的分析技巧、技能,更重要的是,希望把質疑和自省的意識帶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這是第一周一個小時在線課之後,有一個夥伴分享她的感受和改變。

6ea4985ab12a15c05c503bc6f2c63716

在我們剛開始設計我們的課程時,就聽到很多的聲音,認為針對成年人的課程沒有意義——成年人就很難改變,「沒有三五年,哪兒能提高思維能力」?

我們回應說,我們的課程是針對年輕人——不是實際年齡的年輕與否,而是一個人有沒有接受新事物的心態,有沒有學習的意願。

只要一個人有學習、改變的意願,渴望不斷的自我成長——有此意願,掌握方法,就能事半功倍,少走很多彎路。

2. 如何論證:

論證,是批判性思維的術語,簡單理解,就是怎麼樣去證明一個觀點。人的任何行動、決策,其實都是基於自己相信的一些觀點,雖然有很多觀點存在於我們的潛意識裏,隱藏了起來,變成了我們所謂的直覺。

大多數人的觀點,其實都是人云亦云。看到媒體上的觀點,別人的觀點,或者社會主流的觀點,多少有點道理,就不假思索的相信了。其實很多主流觀點,都是錯誤的,至少,都是把複雜問題,極度簡化了。

對於一個理性的人來說,所有的觀點都應該被證明,也就是被論證。

常用的論證方法,是圖爾敏的模型:

(圖爾敏的模型)

541fb59680c269cde22a802f1b831d76

看起來有點複雜?

其實簡單說,就是當我們證明一個觀點的時候,要提供原因,要用證據去支持這些原因,要了解有哪些反駁意見,能夠回應這些反駁,或者因為這些反駁意見,修正自己的觀點。最後,能讓我們的觀點成立的前提假設,不能是虛假的。原因、證據、反駁、假設,這四個缺一不可。

這裏常見有2個誤區。

1)混淆事實與觀點

-事實:只有唯一答案,比如說,1+1=2,今天的最高氣溫是32度。大家都沒有爭議,它現實發生和存在的,不因個人意志轉移。

-觀點:帶有個人視角,沒有唯一答案,但不同答案之間有好壞之分。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推崇唯一答案。比如殺人是不道德的,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這些聽起來好像毫無疑義,所以很多人誤把它們當成是事實。但事實上,我們每天說的話,甚至很多所謂的知識,都只是觀點而已。

我們並不是說,殺人就是好的,但對於一個理性的人,我們要進一步思考:不同情況之下的殺人應該一概而論嗎?比如怎麼看待自我防衛殺人?怎麼判斷是不是防衛過當?怎麼看待死刑這種殺人?怎麼定義道德?這個問題背後有哪些倫理問題是我們要思考的?一個觀點,可以引發相當多的問題。

理解這一點,再去看某些主流媒體的文章,只發表觀點,卻不說為什麼,也不會提供證據,更不會考慮相反的意見。它們只是在說教,直白的說——只是在洗腦。

2)觀點多元,誤以為觀點間沒有優劣之分

對同一個問題,你有你的立場,我有我的立場。觀點的多元,並不意味着不同觀點間沒有高下之分。

批判性思維工具,對於一個論證的好壞,提供了一些評價標準。如美國學者理查德保羅提出的評價標準,包括9個方面,分別是清晰性、準確性、相關性、思維深度、廣度、邏輯性、重要性和公正性。

怎麼理解這九個方面,今天暫時不展開。但我們要理解的核心是,觀點之間的差異,並不只是立場不同。我們經常被錯誤的觀點包圍着,不斷追求更好的觀點,是批判性思維的目標之一。

05

從美國的經驗里,我們可以學什麼

謬誤與論證,只是批判性思維工具里最基礎的內容之二。美國在批判性思維領域有很多研究,也提出了系統的工具方法。概括說來,主要有兩大體系。

一個是學者理查德保羅主導的分析體系。我去美國培訓的,也主要是這個體系。具體參見《批判性思維工具》這本書。

另一個體系,是80年代末美國哲學學會《德爾菲報告》的研究,具體可參見《批判性思維——思考讓你永遠年輕》這本書。

這兩套系統,都提供了一些方法,讓人去分析更複雜的問題。比如保羅的系統提出了八要素。

ebcdf3b19f16f8b6ade7ddf368a7c7ff

對於美國這些成熟的研究,我們需要懷着謙遜的心態,多多借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可能看得更遠。

不過在過去一段時間裏,我在給夥伴們上課的過程中發現兩個問題:

1)美國的這些工具,大框架非常的好,但不夠細緻。因為美國社會的教育體制和整個公民社會的發展水平,比中國還是要超前很多的。一些在美國社會看來理所當然的常識性概念,在中國的語境下卻需要重新介紹、詳細論證。所以C計劃在借鑑美國學者既有研究的基礎上,又對每個工具都進行了細化,做了很多原創工具,讓人運用起來更清楚。

2)工具怎麼樣和具體的案例結合,和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結合,怎樣才能幫助人們更好的解決中國社會常見的問題——這是美國的書上沒有涉及到的。而這,也正是我們在做的事情。只有結合深入實際生活的案例不斷練習,我們才能真正系統掌握這些工具。

除了具體的工具,美國的兩大批判性思維體系,還有個共同點:都界定了批判性思維的思考者應該具有的一些良好品質,或者說思維習慣。比如有求知慾,思想開明,謙遜,有勇氣等等。

所以,批判性思維又不止是一套方法,同時也是一種基於多元包容、公正公平的價值觀倡導。

但需要強調的是,批判性思維的工具體系,並不會直接告訴人,哪一個價值是最好的,哪個是不好的——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和判斷自己的價值取向。

那我們在設計課程的時候,會怎麼涉及到價值觀問題呢?我們會帶着大家分析,不同觀念背後的價值觀是什麼;會教大家如何把一個表層的現象和深層的價值觀進行對應;會告訴大家基本的原則是,在獲得充分的信息之前,不能輕易的否定;會引發大家思考自身思維的局限性;會讓大家反思某一個價值取向是如何形成的,它如何影響人的行為和觀念,可能產生什麼後果。

提高思維的質量,永遠沒有止境,但掌握了方法,就能少走很多彎路,甚至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回想今天開頭我分享美國教育里的幾個例子,我們的教育,是不是也該把批判性思維作為人的核心能力去培養呢?

我們在創立C計劃的時候,很多人說,這不是剛需,你們機構要靠什麼存活?我一直都相信,批判性思維能力,真的是剛需,只是大多數人沒意識到。

人們按照自己被社會塑造的樣子生活,卻從未思考過人生另外的可能性。很多人也習慣了這個社會現在的模樣,沒想過我們的孩子可能生活在怎樣一個更好的社會中。

改變,就可以從改變自己的思維開始。

來源:C計劃( PlanC-Edu)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來源:http://www.sohu.com/a/227857487_372503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