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位於英格蘭東部、倫敦以北80公里的劍橋市,擁有800多年歷史,是英國第二古老的大學,僅次於牛津大學,其31個學院遍佈在整個劍橋市中心。在英國,「牛劍」獨特的「學院制」不同於我們通常所理解的國內大學按照專業劃分的學院,而是由多個專業組成的一個個兼容並包的多元社區。在劍橋大學裏,各學院高度自治,但是都需遵守統一的大學章程。

除學術成績顯赫外,劍橋大學同樣重視學生在藝術、體育方面的發展。自1829年起,每年3月底或4月初,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都會在泰晤士河上舉辦划船比賽,因為參加比賽的選手都是學校在讀的碩士和博士,因此被稱為「最具特色的英國精英體育賽事」。

在這所超級精英大學,不會撐船的段子手不是好學霸丨與周有約

| 劍橋的老鷹酒吧| 周成剛/攝 |

走進劍橋大學的校園,你會發現各個學院像一座座矗立着的古城堡,從容淡定。方庭里的草坪把各個學院建築有序地隔開,看上去一脈相承,但仔細查看,你能覺察到它們之間的微妙差異。這些學院創建於不同的時期,有800年前的,有200年前的,也有20世紀60年代新建的。雖然使用的是同一種建築材料,砂石的色彩卻因為不同年代的風化有深有淺,這些建築混搭在一起,生動活潑。

劍橋「此物未壞,何須亂修」的信條不僅體現在建築上,在制度和習俗上也是如此。學院制、導師制幾百年沒有改變,很多儀式今天看來雖然有點滑稽可笑,可照例在執行。比如直到今天,劍橋大學的草坪上仍舊僅允許劍橋的院士從上面經過,也只有每年舉辦兒童節和五月舞會的時候,其他人才可以隨意上草坪閒步。

3403912f19c737092a56748164f0c378

| 國王學院禮拜堂(中)| 周成剛/攝 |

徐志摩曾於1921年作為一名特別生在劍橋就讀,並在這裏寫下了著名的詩篇《再別康橋》。2008年,在劍橋大學任教34年的艾倫·麥克法蘭教授在康河之濱的草地上,為他設立了這塊詩碑。教授說:「我當時提議在劍橋為徐志摩立碑,主要考慮到可以吸引中國遊客,給學校賺點錢。」當然,這只是一種英式幽默罷了。

604d004b835c8d14d76646488aa5c9a9

| 徐志摩詩碑| 周成剛/攝 |

撐篙游康河,是許多遊客在劍橋不可錯過的經典行程。遊客乘坐小船,會途經國王學院、王后學院等七個學院,還會經過嘆息橋、數學橋等八座橋。關於嘆息橋,它的故事流傳着不同的版本。有人說,劍橋大學的畢業考試很嚴格,平時不努力學習的學生,考試通不過,往往來到這裏嘆息流淚。也有人說,是因為校方總是讓犯了錯誤的學生來到這裏面對河水反省,學生反省之後,往往嘆息悔不當初。另一種說法則是:威尼斯有一座嘆息橋,通往一座監獄,當囚犯經過那座橋走向監獄時,都會為自己的前途嘆息。由於劍橋的這座橋結構與那座橋相似,所以建成後人們也把它叫作嘆息橋。

4429f9a667b3de99f785f98b43e8ccc5

| 康河與嘆息橋| 周成剛/攝 |

今天的劍橋是英國幾百年歷史的見證,除了延續傳統,劍橋在發展中也做出了妥協和讓步,從而保持與時俱進。從地域上說,雖然劍橋的中心地帶變化不大,周邊的新校區卻在加速擴張,新的音樂廳、圖書館和醫院相繼誕生,學校周邊的科技園、創新園也拔地而起。劍橋的榮譽學士學位課程由一百年前的十幾種發展到了今天的近六十種,本科生的人數翻了好幾倍。1919年才開始引進的哲學博士學位,現在的攻讀者已經高達7000多人。劍橋所有的男子學院,現在都改成了男女混合學院。過去劍橋的學生幾乎都來自英國本土,現在的國際學生,尤其是亞洲留學生的數量在不斷上升。更沒有誰能夠料到,劍橋這所古老的大學憑藉自己的創新能力,教授和校友居然一共拿下98個諾貝爾獎(截至2017年),這實在是令人驚嘆的傲人成績。

在劍橋大學創建至今的800多年間,英國社會發生了巨變,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再到今天的信息社會。劍橋大學面對一次次的時代變化,卻總能不慌不忙,應對自如。它不僅經歷了一次次的考驗,還在每一次堅守與捨棄的選擇中,探索出了一套應變的有效體系。就像是劍橋校友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用優勝劣汰的原則來甄別各種變革和潮流的好壞。每當遇上重大的抉擇時,由於沒有絕對權威的約束力,劍橋的院士都會按照自己的關注點投票,各自堅持自己的立場。這種由來已久的習慣往往能阻撓和挫敗過於激進的改革,同時又能容忍變化和進步。

9a60680410519a05aee482e45f47bd7d

| 三一學院方庭| 周成剛/攝 |

劍橋就像是一棵年長的蘋果樹,你既能看出它的年齡和滄桑,又總能看見園丁在樹上修剪、嫁接,因此它每年都會發芽開花,結出新的果實。劍橋人知道,這是讓蘋果樹保持長青的最好辦法。劍橋大學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將傳承與變革相結合,在守舊與創新之間找到完美的平衡。既不全盤否定傳統,又不一味迎合新生事物,總是在不變中尋求改變,在改變中保持傳統。這就是劍橋大學前行800年卻歷久彌新的動力之源!

Q

A

&

4b739150d0dad150a2ff7b5f802c0642

Q:

周老師好,我與《鏡頭裏的世界名校》頗有淵源。

一、緣·留學交流聚長沙:在2018新東方留學交流會長沙站上,有幸見到周老師本人並當場獲贈新書與簽名。周老師講座中談到自己的經歷,又提到書中在國外的見聞,見識之廣,非鄙人所能揣測,當以之為榜樣。再談留學,不管是否意向,去另外一個國家獨立生活帶給你的成長不言而喻。

二、傳·陽光書屋談佳作:不久前的一個春夜,在學校交通學院讀書活動中,有一位同學為到場的其它同學介紹了周老師的新書。這位同學用書中百餘所世界名校的風采闡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重要性。如今,互聯網彌合了全球各地信息之間的區隔,但是負笈遊學,仍然是我們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培養素質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在我們還沒能遍覽世界名校時,不妨翻開《鏡頭裏的世界名校》領略攝影的獨特魅力,於書香中走一遭海外,開拓國際視野。

三、問·願能聽君一席話:大學之大,在於大師,而除了名師之外則有不少衡量一所大學的標準。而在我看來,尤其是讀了您的作品之後發現,名校的背後更有各自獨特的精神文化,或勇敢、或沉穩⋯⋯故鄙人想請教一下周成剛老師:您更欣賞當今哪些或是哪所大學物質背後的情懷或者說校風呢?

28c7d43b945c06c0d801cfba4b0a5369

A:

在探索名校的旅途中,許多大學的育人理念都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還記得在麻省理工大學,當我看到校園的經典建築麥克勞倫大穹頂,並且聽聞學生們在這個穹頂上的惡作劇時,被學校的自由度和寬容精神所感動,領悟到名校是如何激發人的無限潛能,並成為年輕人成長的家。

而在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我們特意去觀看了校園冰球隊的一場訓練,學校的冰球隊自成立以來就將「對學生堅毅品格的培養」作為首要目標。看到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在球場上縱橫馳騁,合作競技,感受到了名校對青年們精神的塑造,以培養適應未來挑戰的堅強領袖。

還有走出了大批國際知名設計師的英國中央聖馬丁學院,珍視學生一切天馬行空的創意;美國喬治城大學持續邀請政界名流進校演講,培養學生的全球視野與公民意識……名校能帶給人的,從來都不僅是一紙好看的學歷或一份體面的工作,更重要的是眼界的開闊、人格的塑造以及品格的培養。而我們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和造就擁有自由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有責任、有擔當的國際化人才。

恭喜Faust Shu被選中成為這期的幸運用戶,不僅得到了周老師的回覆,還將會收到我們的精美禮品一份。還再等什麼?你是否也想對話新東方CEO周成剛老師呢?機會難得,快快按照下方要求和我們互動吧~

互動環節

參與方式:

1. 在公眾號後台曬出你的《鏡頭裏的世界名校》一書和你看過這本書之後的感受、想法 或說出你最喜歡的書中的某一段、某一個學校、某一張圖片等;

2. 再寫下你想對周老師說的話或想提問的問題;

3. 小舟將隨機抽取一位幸運用戶,將留言內容(提問)和周老師的回覆發佈在下一期活動中,同時這位幸運用戶將會獲得精美禮品一份。

(溫馨提示:描述越詳盡就會越幸運哦 )

本文內容摘自《鏡頭裏的世界名校》(周成剛 著)

本次活動解釋權歸周成剛在路上所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來源:http://www.sohu.com/a/231166900_394340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