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最後一公里」 「電商+扶貧」助農戶脫貧增收

https://f10.baidu.com/it/u=157808265,3511704510&fm=173&app=25&f=JPEG?w=450&h=641&s=E8FA27D1E4D367D43AA420AC03009052&access=215967316

魏先曼

重慶商報-上游財經記者 李舒

在南川區騎坪村,有一位「最美扶貧志願者」,她叫魏先曼。她生在農村,到大城市創業成功後,又返回農村,利用「電商+扶貧」的方式,打通農產品「最後一公里」,幫助了當地貧困農戶脫貧增收。

放棄城裏優越工作到農村創業

「我有很濃厚的鄉村情節,相對於城市,在農村我覺得自己會發展更好。」38歲的魏先曼祖籍重慶萬州,過去一直在重慶主城從事酒店管理工作,並且一做就是十多年,她在城市的工作已經發展到了很不錯的階段,然而在她的女兒滿月的時候,她毅然告訴同事:不上班了,要去農村和鄉親們一起創業。

2014年,頂着家人和朋友的不解,她辭職來到南川區河圖鄉騎坪村投身扶貧創業。魏先曼大膽嘗試,把時下最流行的電商行業和扶貧嫁接一起,成立了重慶紅曼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打造「淘鄉村」農村電子商務平台。

「做農村電商管理確實跟酒店管理不一樣,許多東西都得慢慢摸索。」魏先曼說。通過對鄉里情況不斷探訪、調查,魏先曼摸索出一套自己的運營模式:以「互聯網+農業」、「電商+扶貧」、「市場+公益」確定為公司發展戰略,力求通過新興的信息網絡技術、電子商務等科技手段和市場化思維來實現動態化、可持續的精準扶貧。

高價收購貧困家庭農副產品

「淘鄉村」農村電子商務平台強化農副產品的品牌包裝,提升產品價值,減流通環節,促進農民增收。自2015年8月平台上線至今,擁有12個系列168種農副產品,線上線下交易額突破3000萬元。

魏先曼告訴記者,扶貧離不開真金白銀,更離不開產業發展和文化教育。在她的帶領下,公司一方面與南川多個貧困村簽定了「電商扶貧」合作開發協議,在南川區6個中心鄉鎮建立「三進電商服務站」,定點為群眾提供代買代購、收寄包裹、文印充值、旅遊諮詢、留守兒童之家等服務。

另一方面,對貧困村、貧困家庭出產的農副產品一律按高於當地市場價的6%~12%的特殊價格上門收購。以市級貧困村長坪村為例,「淘鄉村」平台已累計向該村貧困戶收購脆紅李4千斤,雞鴨鵝蛋5萬個,土雞、土鴨、土鵝近3千隻、大米120噸,代銷金額180萬餘元。

一年讓利和補貼農戶80餘萬

魏先曼還授權「淘鄉村」平台拿出交易額的5‰,用作關愛留守兒童的專項資金。並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和公益事業,帶動和組織知名企業、文藝協會等單位深入貧困村開展扶貧捐助和文化義演等活動10餘次。她算了一筆賬,一年銷售額中,有80餘萬元用於讓利和補貼農戶。

河圖鄉騎坪村1組的李平就享受到了好處。通過電商平台,他家裏出欄的豬一頭比市場價要高出200多元,加上公司還會補貼200元,一頭豬可比市場普通售賣多出400多元。

在魏先曼的心中,創業和扶貧都是具體而細微的,需要夢想情懷,更需要執着追求、奮勇向前。下一步,她打算帶領團隊進一步細分扶貧對象,優化扶貧方式,比如增加對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的關懷,以及強化與農業合作社的合作,加大對創業村民的產業在信息、資金、技術、管理方面的幫扶等,更好地做到讓群眾得利、企業受益、社會滿意。


本文來源:http://news.sina.com.cn/c/2018-03-22/doc-ifysnspy7518842.shtml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