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學生論文中致謝偶像:林俊傑給了我精神支持

上圖:胡江華

  浙大醫學生論文致謝偶像 「林俊傑給了我強大精神支持」

  畢業季到了,你會怎麼寫論文里的致謝部分呢

  前天,一條「醫學生論文致謝林俊傑」的話題被推上新浪熱搜。

  這一事件的主人公是來自浙江大學醫學院的研二學生胡江華。5月2日,她在世界科學界最權威的期刊數據庫SCI中發表了自己人生中第一篇論文,在其中的致謝部分,她特地感謝JJ Lin(歌星林俊傑的英文名),「在過去的10年里,林俊傑的歌曲給了我強大的精神支持。」

  網友們都被逗樂了,紛紛感慨,論文致謝語,也像奧斯卡感謝詞一樣有意思起來了。

  她偷偷地

  瞞着導師加上致謝林俊傑

  對於很多學者來說,能發表SCI論文是一種莫大的肯定。作為國際上最權威的自然科學期刊數據庫,SCI論文必須採用英文,另外,「還要接受數位國際上該領域頂級專家的評審。如果文章內容達到一定的水準,還需要經過幾次嚴格修改,最終評審意見一致,認為達到刊物發表標準後才能正式發表。」胡江華的導師、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中心俞一波副教授解釋道。

  胡江華人生中的第一篇SCI論文,便是經過很多次的修改才得以發表。「我從去年11月份就投稿了,一開始都沒有音訊,之後又被返回修改了好幾次,直到5月2日才發表出來。」

  這篇發表在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中文譯名《氧化醫學與細胞壽命》)雜誌上的The Function of Thioredoxin-Binding Protein-2 (TBP-2) in Different Diseases(中文譯名為《硫氧還結合蛋白-2 (TBP-2)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探討的是醫學領域裏的前沿問題,但其中的致謝卻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甚至共鳴。

  胡江華在致謝部分中提到自己的偶像——林俊傑,感謝他13年來對自己間接的「精神支持」。

  「我是在最後的時刻才加上的這段話,一直瞞着我的導師,還挺擔心被她發現的。」昨天,胡江華接受錢江晚報記者時說。

  論文發表出來,俞一波才看到了這一段話,特地發了一條朋友圈感慨:林俊傑真是胡江華「人生重要的人啊」,並比了一個大拇指。

  「哎呀,被俞老師發現了」胡江華在朋友圈裏帶着點忐忑回復道。

  沒想到,俞老師卻很支持她的做法,「就算在沒定稿之前看到了,也支持加上,精神支柱要有的。」

  「我不能像周洋通過金牌向全世界表達對你的喜愛;也不能像王源通過歌曲向全世界表達對你的喜愛;還不能像譚松韻通過電視劇向全世界表達對你的喜愛;作為一個勤勤懇懇的醫學科研學術狗,只能通過人生第一篇SCI文章中的致謝部分,來表達你對我的影響、鼓勵和我對你的愛了。」 論文發表後,胡江華還在微博發了這樣一段話,也因此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上熱搜很好啊,萬一被林俊傑看見了呢!」胡江華談起自己的小心思,還有點竊喜和興奮。

https://f12.baidu.com/it/u=3943576895,1229980122&fm=173&app=25&f=JPEG?w=550&h=395&s=4A18C00B41CC51E95CE900D70100C0A0&access=215967316

下圖:論文發表後,胡江華又發了微博感謝林俊傑。

  許多人想做又不敢做的事

  她做到了

  胡江華出生於1991年,浙江永嘉人,目前在浙大醫學院讀研二。

  胡江華和林俊傑的緣分始於2005年。當時初二的胡江華偶然在電視台里聽到了《江南》這首歌,「歌很好聽,歌手看着也是個陽光男孩」,她便立馬被「圈粉」了。

  十幾年前,沒有CD播放器,胡江華便在網上搜索林俊傑的每一首歌,邊寫作業邊聽歌也慢慢成了她的習慣。「我還會用磁帶把歌錄下來,這樣在上學路上,就可以帶着復讀機聽歌啦。」

  「初中的時候,哪懂什麼人格魅力啊,就是單純地覺得他的歌曲很好聽。」但就像粉絲圈裏常說的那樣,追星總是「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在西安交大上了大學之後,胡江華「去過演唱會、歌友會,甚至還接過機」,更發達的信息網絡讓她看到了一個更加立體的「林俊傑」。

  「正能量」是林俊傑最觸動胡江華的一點,也一直鼓舞着她向前邁進。2015年,胡江華的第一次考研落榜了。「當時情緒非常低落,就習慣性地點開林俊傑的演唱會視頻,算是一種療傷吧。」在演唱會上,林俊傑對粉絲說,就算只有一個人來聽他唱歌,他也會一直唱下去。「人家都已經這麼優秀了,仍在為了夢想堅持,我怎麼能剛邁出第一步就想着放棄呢?」

  堅持取得了回報,第二年,胡江華成功考上了浙大的研究生,向着自己從小的醫生夢又邁進一步。

  有的網友受到她的啟發,紛紛表示以後也要在論文里留下偶像的名字。於是,周杰倫、李宇春等都成了網友們以後寫完論文要致謝的對象。為什麼會引起這麼多人的共鳴?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沈愛國教授分析說:「年輕人任性率性,把許多人內心想做又不敢做的事,做出來了。所以大家一片喝彩點讚。」

  「追星不能盲目,偶像所傳播的正能量推動着我們不斷進步,會讓我們走得更遠,成為更好的人。」這也是胡江華最想通過這件事傳達給大家的,也很慶幸收到了這麼多的共鳴。

  致謝這件事

  不論國內外,論文、著作中往往都會包括致謝這一部分。對此,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的吳飛教授解釋說,因為每一個研究著作都是作者和很多人交流的結果,學業論文更是如此,學生會受到很多老師的直接指導,但這些指導不可能像參考文獻那樣在文章中標註出來,便要通過「致謝」的形式加以表達,「這也是對別人勞動的一種尊重。」

  在致謝里,作者也可以放下學術的執念,跳脫出嚴謹的行文,開始「感性」起來。大連理工大學計算力學專業的胡青方博士便在知乎上留言說:「致謝是我最期待、最想寫好的部分。將來要是拿給親戚看,估計他們都只能看懂致謝部分。所以一定要寫!」也有網友把論文比作自己的孩子,「看了幾百篇文獻,調查了許多個城市,最後就誕生了這麼一個孩子。現在要跟這個孩子道別了,百感交集……便想用致謝表達感謝、珍重和告別。」

  「同濟大學研究生會」微信公眾號曾針對畢業論文里的致謝部分做了一次統計。80篇受統計研究生的畢業論文中,理工科和人文社科佔40篇,其中首位致謝的對象,所有人都選擇了自己的導師。除導師之外,父母、同門師兄弟也是研究生畢業論文里必不能少的致謝對象。

  也有不少同學想借着這個機會好好發揮一下。2016年,南京中醫藥大學的包同學在論文致謝中向其女友求婚;華中師範大學的一位同學在碩士畢業論文的致謝里,感謝前女友讓他發憤圖強找到新的學術天地;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與管理專業楊同學還用文言文體寫了一篇獨具一格文風的致謝。

  畢業季就要到了,你想怎麼寫畢業論文里的致謝呢?

  本報通訊員 王方 柯溢能 本報記者 鄭琪 王湛


本文來源:http://society.huanqiu.com/article/2018-05/11990867.html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