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爱情故事

1.年少都愛陳思誠

每個年輕的女孩,當她年輕的時候,都夢想有一天她會遇到一個騎著白馬的王子。

而在電視劇《北京爱情故事》裏陳思誠扮演的角色,就是通過這樣的人物,有錢、浪漫、帥氣。

他體現了年輕女孩幾乎所有的幻想。

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張譯飾演的“石”出身農村,貧窮而樸實。

但他的身體並非沒有優點,他聰明,他努力工作,所以像他一樣,出生在農村的漂亮女孩沈冰儀毫不猶豫地跟隨他來到北京。

張毅在北京打拼多年,對沈冰的承諾只有一個:“你可以在北京有一個37平米的小窩,房間裏放一個搖籃!"

沈冰問他一個房間都這么明顯小了,為什么我們還要放搖籃,他說只要你喜歡,我就願意放!

石小猛愛沈冰,真的就是那種身上只有100塊,99塊錢都願意給她的那種愛,還剩一塊,他也會買來兩根棒棒糖,和她一起分享。

但是年輕的女孩不懂得偉大的愛情,當她們遇到英俊富有的陳思成時,她們說自己不喜歡,但是很快就偷偷地愛上了金錢。

最重要的是他願意為她好,最重要的是他可以讓她得到她夢想的一切。

出門不用擠公交,吃飯不用看價格,逛商場想買什么就買什么。

一個浪漫多情,一個為了我們生活水平還在苦苦掙紮。

只要不傻,女孩子們可以在內心深處做出最好的判斷!

2.中年才懂“石小猛”!

在《北京愛情故事》中飾演石小猛的張譯,並不是一個帥氣的男演員,甚至可以說正是他的這張臉將“石小猛”的掙紮和彷徨演出了神。

在他女朋友來北京之前,他一直在做准備。

比如這么些年從來都是沒有自己買過我們一身新衣裳,比如為了省一塊錢的公交費,他願意多跑一站路。

但是沈冰來到北京後,雖然可以帶女朋友擠公共交通,擠簡陋的房間,他給了她所有的愛,給了她所有的喜歡。

可誰能想到,這個曾經支撐她度過最艱難歲月的女孩,最後卻成了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

當我沒有什么可擔心的時候,貧窮對我來說只是晚上吃饅頭和牛排的區別,不會傷害到我的幸福。

但是當我愛上一個女孩的時候,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貧窮帶來的自卑。

可是我們面對生活即將失去的姑娘,面對自己即將逝去的愛情,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走。

因為他一無所有,因為他知道他留不住她。

尤其是他的好兄弟,陳思誠恬不知恥地對他說:“你把她給我,我用一切換你。"

特別是房東強迫他出租,不讓他們出去。

特別是他拼命賺來的幾萬塊錢,被套進了一個房子裏,卻再也拿不出多的錢來交首付的時候。

他知道我們自己已經輸了,不是輸給了愛情,而是可以輸給了現實,而是輸給了金錢。

他終於明白了,愛情和面包這個選擇題,沒有人可以拒絕面包的嘴,他終於明白了,這句話“愛情往往不是失去了時間,而是失去了貧窮!”

所以,他選擇了隱藏,所以,為了錢,他寧願做個壞人。

當時的楊,我也覺得他是個傻瓜,為了錢,何必要違背自己的良心。

但是到了中年以後,我漸漸明白,有時候,有些事情真的不是自己能決定的。你沒經曆過他的苦,憑什么勸他做個好人?

就像我們最後他對沈冰說的就是那句話:

你責怪我不再是以前的我,你責怪我不再善良和虔誠,但你沒有問過我,是誰逼我的,沒有問過我為什么要走這條不歸路?

正應了那句話:只有富人才能談得上善良,窮人都在盡力活著!

3.每個人都是“石小猛”!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

在大城市,為什么到了30歲就感覺對石特別了解?

底下有很多回答,只有這樣一條讓我印象更加深刻,那人講道:

二十歲,想只要努力,想只要努力收獲愛情,就能收獲成功,那是不明智的。

30歲,吃過人生的苦,吃過人生的罪,才在懵懂中體會到生活真的很難。總有人逼著你一夜之間長大,總有人逼著你不斷前進。總有人在你耳邊說:

愛情不重要,錢才是最重要的。

一開始,你不想屈服,但後來,你會發現,真的沒有出路。

你沒有輸給任何人,你只是輸給了自己。

網上我們還有句話可以叫做:“莫欺少年窮”。

石小猛的一生大概把這句話詮釋得淋漓盡致。他年輕的時候很窮。他只能帶女朋友坐公共汽車,連一套37平方米的房子都給不了她。

許多年後,他終於發財了,他終於得到了他想要的,住在大房子裏,開著豪華轎車,他失去了一生摯愛的那個女人。

當石搬進他的新家時,工人建議說:“不要搖晃椅子!一個是不拿,一個是不搖。"

可是石小猛卻固執的說道:“你別管我搭不搭, 說了我們這裏要擺一個兒童搖椅,這裏就得擺一個!”

年輕人虔誠的誓言,到了這裏,只能成為沒有人在乎的結果。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只是最普通的人,過著平凡的生活,沒有背景沒有資源,帶著一腔孤獨在這個複雜的世界裏苦苦掙紮。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人,也會遇到很多事情,有些人的出現是為了教你成長,有些人的出現是為了陪你走上一段旅程。

我只是希望我們年輕的時候,不要被鮮花和金錢蒙蔽了雙眼。即使我們最後不得不成為“石”我還是希望你身邊有夢想,有青春,有愛人。

陳思誠 張譯 沈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