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熊”孩子失去控制時,以下是六種最有效的溝通方式

當一個“熊”孩子失去控制時,以下是六種最有效的溝通方式

你的寶寶有過情緒失控的時候嗎?

在商場裏看到喜歡的玩具,不要買趴在地上哭的;

吃飯的時候我們不給自己看電視,摔盤子摔碗;

......

為什么孩子會情緒失控?

因為孩子對情感的理解、表達,還處於糊塗階段。

他們大喊大叫,扔東西,發脾氣,小朋友情緒失控都是表達情緒的直接行為。

積極學科中比較生動的理論之一“帕爾馬大腦”清楚而簡單地展示了當情緒升高時大腦是如何失去理智的。

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個拳頭,大拇指是最可怕的情感怪獸,其他四個手指是“大腦罩”。

當我們可以平靜時,大拇指放在手心裏握成拳頭,″大腦對於蓋子″是合上的,情緒進行怪獸也就被自己關在企業裏面。

當我們發脾氣和別人發生沖突時,情緒開關被觸動,四根手指打開,“大腦蓋子”打開,情緒怪物立刻被附身。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孩子通過表達對自己情緒的理解和認同,就可以冷靜下來。

但是僅僅認同感情是不夠的。你還需要等待孩子冷靜下來,引導他調整認知,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困擾他的事情。

當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著孩子。

以下六種情況的不同的溝通、處理生活方式,值得我們所有父母進行思考,一起發展來看看吧。

1. 孩子生氣打人

× “你再打人試試!”

√ "你生氣生氣很正常,但是打人是不對的。"

讓我們弄清楚: 情緒沒有什么錯,它們表達的方式才是問題所在。

打人踢人傷害別人或者自己都是不允許的,拿出別的東西也不是解決憤怒的最好辦法。

2. 當孩子做錯事需要我們受到教育懲罰時

“夠了,你可以站在那邊,沒有我的允許你不能出來”

√ "我們可以找個地方冷靜一下。"

這種計時類的懲罰,只會讓孩子的憤怒再度升級。

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比無意義的懲罰更重要。

3. 當孩子已經聽不進你的話時

我告訴過你那么多次,你有沒有聽我的

√ "我說一遍,然後你在我耳邊小聲重複一遍,這樣我就知道你有沒有聽了。"

用不同的音量說話,你的孩子會記住這些,因為這很有趣。孩子的重複,也起到了鞏固的作用。

你對他們吼得越大聲,他們就越不願意聽。

4. 當孩子無心學習時

× “不要出現走神,集中學生注意力。”

檢查“這很難嗎? 讓我們休息17分鍾,然後再回來。”

根據學習生產力的公式,最好的效果是休息17分鍾。

中場休息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擺脫壓力,集中注意力,重新開始。

當孩子平時做作業、彈鋼琴或練習時,可以用這種方法重新獲得注意力。

5. 當孩子在公眾使用場合出現哭鬧時

× “你這樣很丟人。”

選擇“我們找個私密的地方解決”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孩子被訓斥兩次,事情可能會變得更糟。

把它們拿走,找個合適的地方解決問題,我們既可以避免事態進一步惡化,又可以取得更好的結果。

6.當孩子崩潰哭泣時。

× “我數321,你給我自己停下來!”

√ “如果綠色代表平靜,黃色代表沮喪,紅色代表生氣。我現在就是從黃色的房間走向紅色的房間。你呢?你現在是在哪個房間,我們怎么走能回到綠色的房間?”

當我們生氣時,身體會產生應激反應,使我們缺乏安全感。

除了花時間陪伴孩子,家長還需要給孩子一個情緒的視覺圖像,使難以捉摸的、抽象的情緒變得具體,這樣可以更有效地幫助孩子管理他們的情緒。

我們先滿足了孩子們對於學生父母依賴的需要,才能進行培養學習他們能夠獨立自主的品格。

幫助自己孩子管理好這些情緒,有以下幾點可參考:

理解和認可孩子的情緒;

劃清界限,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正確的引導,教會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難過、生氣或害怕的時候,也是他最需要父母的時候。

認同教育孩子的情緒時,我們也在教孩子學習如何進行安慰自己,這種發展能力將讓他受益一生。

情緒穩定 情緒失控

0